欢迎访问 东阿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简报

东阿县法院推进“三合一”环资审判机制建设筑牢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东阿法院信息

(9)

东阿县人民法院                                                        2024年9月10日

东阿县法院推进“三合一”环资审判机制建设筑牢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东阿县法院推进“三合一”环资审判机制建设

筑牢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东阿法院以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为抓手,完善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环境资源审判法庭荣获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一是深化环资审判机制改革,审判合力“聚指成拳”。成立以院长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协调保障,民事、刑事、行政庭室抓落实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先后邀请国家、省市县领导到东阿调研指导环资审判改革工作40余次,制定出台《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集中审理改革工作方案》。成立全国首个黄河生态法庭,组建由资深法官、特邀人民陪审员等17人的专审团队,以优质服务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将专业化“环资执行团队”纳入审执全流程。

   二是优化案件归口管理机制,保护合力“连点成面”。依托“三合一”审判机制,对环境资源类案件实现集中管辖,在立案时予以标注、类案专办、统一审理,实现司法保护关口前移,对符合黄河生态法庭审判范围的案件实行“速立、速调、速保全”。2020年以来,共审结环境资源民事案件361件,严厉打击滥砍滥伐、非法捕捞等破坏环境的犯罪活动10余次,支持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办理非法占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违建等环境资源行政案件80件,依法守护黄河的绿水青山。

   三是落实生态司法恢复责任,修复合力“贯穿成线”制定《关于环境资源案件实施生态修复的暂行规定》,建立黄河流域山东省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集生态修复、警示教育、社会公益于一体。通过管护责任协议和目标考核机制,明确环境修复权责,采取“原地修复+替代修复”相结合的先行修复模式,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的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目前,针对苫山古村落修复等环资情况发送司法建议4次,联合县检察院等7部门成功举办增殖放流等司法修复活动10次, 补植树木1200余棵,补偿性放流物种2179尾。

   四是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治理合力“交织成片”。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县法院牵头9部门研究制定《东阿县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和司法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协同建立环境联席会商制度,推进个案日常协调常态化,改变法院单独执行局面,黄河河务局等专业部门配合,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执行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座谈、调研、执法等行动15次,深入黄河流域村居、学校开展普法活动35次,形成了覆盖全域的环资司法保护格局。

关闭